2011年四月四號,在我室友見證下,我抽了我的最後一支菸。距今已經將近兩個禮拜完全沒有吸收尼古丁了,這次並沒有特別癢。如果我想的話,那最後一支菸真的會是我這輩子的最後一支菸。我想嗎?不知道。

說起來,會戒菸也算是偶然發生的事。我並不是一心想戒而去戒的,而比較像是在打賭,跟一本書打賭。如果書贏了,也沒甚麼損失,我就不抽而已。如果我贏了,就當作沒看過這本書。這本書叫 Allen Carr's Easyway To Stop Smoking。是那位室友推薦我看的,他自己是看了書後戒了菸的,而且跟我說這書的方法很特別,可以看一看。基本上,我是鄙視這些自救的書籍。如何增加個人魅力?如何克服寂寞?如何變成戀愛高手?這些都是沒路用的書,真的因為看了這些書而改變的成功率不到一成。所以,我帶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看了這本書。發現他提到的點真的對我有用。光是這個問題就問倒我了:我明知道菸對身體不好,為什麼還要一支接一支的抽 ?

我沒有必要編理由騙自己,說自己喜歡香菸味而抽菸,說抽菸能讓我放鬆消除煩惱,說抽菸看來比較酷。因為以上這些理由沒有一個是真的。那我幹嘛還抽?我只能為自己的菸癮找了唯一能解釋的藉口:這就是一個我已經養成了的不良習慣。如果能為了自己而改掉,而不是為了別人,或許不是件壞事。

雖然說,我的菸齡並不算長,但也不算短。至少我是真的上癮過的,而菸也在我的生活中製造了不少問題過。同時,也是我養成了我不少屬於抽菸人的習慣。剛戒的第一個禮拜,還是蠻常會想到菸的。特別是早上起床,泡完咖啡的時候。上了一天的課剛回到家休息的時候。晚上吃飽飯後,等等。可是,問問自己,我需要菸嗎?不需要。至少我是這樣告訴自己的。

其實,看完這本書,發現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,都只是想法而已。不管是別人灌輸的,或是自己去尋找的。都只是想法而已。以前人沒有沐浴乳,他們洗的就不乾淨嗎?沒有阿,乾不乾淨是個人意識決定的。而現在我們活的年代正是大量接收人家灌輸各式各樣資訊的年代。雖然說,受什麼影響是由我們決定的。但我們所做的決定都還是深深的被消費主義影響著。總之這是消費者的年代。每個人都在試著說服你,買我們的東西/服務,你會更酷,更美,更文藝,更時尚,更有品味,活得比別人更充實。有什麼是你真的需要的嗎? It makes me sad to see that people want so much that means so little, it is kind of pathetic.

偏題了,不過,我覺得戒菸並不是我看了這本書得到的最大收穫。戒菸充其量是副產品而已。雖然說戒了菸的好處不少,以後我不需要因為沒有菸而難過,我減少了肺癌的機率,省了菸錢等。但我真的學到的一課是人類想法的奧妙。而對我來說,更重要的是盡量排除外在的影響,而去真的了解自己想要的是甚麼?需要的又是什麼?不要的又有哪些?就目前來說,菸目前歸類在不需要的。

如果說抽菸是慢性自殺,那廣告就是慢性洗腦。Oh, we are doomed anyway!

2 comments:

e said...

說到這,我那個抽菸喝酒超過40年的四叔,竟然在這幾個月徹徹底底地跟它們隔離了...這是我今年遇到最詭異神秘的事情,原因不詳(而我超想知道的),反而旁邊親友大家最不習慣,可他瘋癲愛打哈哈的個性還是沒變,以前都以為他喝酒才這樣。倒是大家會故意把酒拿到他杯前酸他引誘他,而他更是堅持不沾酒,如我爸說的,你四叔終於有志氣了!

我一直覺得我爸那樣的style比較酷,他會抽,但沒癮,也不需要戒,可他不會買菸,有人勸菸他也不見得會拿來抽,有時見他抽,只會想:他大概有些心事吧...可他的心事煙似乎也不會持續很久就是,所以不擔心他抽菸。後來我想,那樣的style我會喜歡的原因是,他控制菸,不是菸控制他。

不知道為什麼每次聽到有人戒菸/酒成功了,我都會很驚訝也驚喜,anyway,恭喜你啦!

Fuse said...

是阿,大部分有菸癮的人都是被菸控制的。所以會覺得沒有他很難過。有他也不會感到滿足。不過你四叔好厲害的,四十年耶...

謝謝你 :)